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当前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对策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部门一项新的重要职能,如何立足工商职能,建立适应当前流通领域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是工商部门面临的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因此强化和完善基层工商所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必然要求,更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全面实现的根本保证。

一、当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

1、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现行法律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规定大多分散于各法律、法规中,而且也只是对产品质量和经营行为等作一些笼统的原则性规定,实践中很难操作使用。

2、经营者和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政策落实难度大

流通领域监管的对象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其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民和城镇待业人员,文化素质基本上不高,经营规模也不大,且经营极不稳定,经营者对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推行的如商品准入制度、购销货台帐制度等政策认识不够,嫌繁琐不愿执行,加之很多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很淡薄,购买商品时图方便省事,不仔细查看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也不索要相应的购物凭证,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只能吃哑巴亏,这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助长了不法经营者的气焰,给我们的监管和查处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3、市场商品面广,监管手段单一,很难全面监管到位

对流通领域的监管,在基层工商所主要靠日常巡查、商品抽查和检测,事实上,现在一个工商所大约二十余人,管辖面积在4—5平方公里,除了对辖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以外,还要承担辖区个体工商执照的注册登记,管理费的收取,商标广告合同的监管、12315举报投诉、经济违法案件的查处、宣传报道以及大量的监管巡查和突击性检查整治等等一系列目标任务,因此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巡查往往无法深入到位。目前,我们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和鉴定,多数工商所仍在沿用看、闻、尝、摸、比等陈旧方法,由于自身手段的局限和落后,对涉嫌质量问题的食品,只能采取送有关部门和检测机构认定,但这种方法手续繁琐、历时较长,费用也比较高,加之辖区经营者绝大多数都是个体零售,其经营的商品种类多,数量少,对有嫌疑的商品进行抽检和检测明显不可能,因此也只是理论上的监督而已。

4、对涉嫌食品存在扣押难、封存难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3080字,当前显示9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