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加上原有高校体制的缺陷,全国高校普遍出现债务危机现象。目前,高校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覆盖面广,而且增长速度快,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债务危机出现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诱导性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简单对策。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原因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的综合报告中指出,中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里翻了一番,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毋庸置疑,在过去“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500万人,2007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700万人。现在由于生活水平和教育观念的提高,在校生还在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许多高等院校也成为银行的“债务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等院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巨额的贷款负债已成为高校的负担,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债务形成的原因

1高校扩招,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好办学容量问题;同时要保证和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好加油质量问题。从征地到扩建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体育场等教学

场所和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需要开支巨额的建设性费用;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扩大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等教学条件建设方面,需要开支大量的发展性费用。凡此种种,高校不堪重负,为了解决高校扩张的资金短缺问题,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向银行贷款。

2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上世纪末,除“部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在高等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学校和少数行业性强、地方管理不便的学校”任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大多数高校下放由地方管理,一些重点学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高等教育这以改革举措给地方财政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在地方政府收入没有明显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高校、中专在较短时间内大量下放或共建,要求地方额外大幅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问题,只好转向银行贷款。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多种经费来源渠道中,财政性拨快是其主要的方面,它和学杂费收入相加约占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90%左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名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实际末达到4%,虽然国家财政中教育经费支出展gdp比重逐年上升,但离目标相距甚远,此外在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向重点高校倾斜的问题,从而使一般的普通高校财政支出不够。

4我国高校创收能力有限。


(未完,全文共3696字,当前显示120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