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实用型人才
【摘要】
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单纯的理论教学,旧有经验的复制,忽略实践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等都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高职类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新时代教育人才上的创新,但大多数院校更多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深入研究方法,培养方案较为单一,在传统校企合作中只是将学生以订单班的形式定时派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合作模式与效果都不甚理想。本文讨论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以及在实践中摸索出的高效率的校企合作方案。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现实背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和要求,通过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培养有较高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近年来逐步尝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2013年底初步形成涵盖教学与实习、生产与管理、教师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等的科学、有序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劳力密集型、粗放型和低附加值型产业将逐步被高新技术型、集约型和高附加值型产业取代,这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按照“素质培养为先、职业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构建“校企一体、岗位能力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建设,以企业为依托,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团队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增强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完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产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构建体现“产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模拟实训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需求。
(四)高职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未完,全文共3465字,当前显示10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