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2009-12-1116:42:18作者:姚成山浏览:352次
六安是个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主要成效
(一)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通过近年来持续发展,我市以优质粮油、生猪、水产品、油茶、奶牛、蔬菜、皖西白鹅、名优茶、六安大麻、茧丝绸、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为代表的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基地建设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建成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4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55万亩,同比分别增加了200万亩和15万亩;完成油茶新造林1.49万亩,新育苗405亩,抚育低改8.5万亩;新辟茶园2万亩、完成低改茶园5万亩;新辟桑园1.5万亩,新增奶牛1500头以上;11个县级农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各类农业标准化小区超过300个。
2008年,全市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一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35家,总数位居全省前列。重新审定和认定市级龙头企业99家,市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49家,数量实现了翻番。全市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2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8家,比2007年净增了1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已达181.9亿元,同比增长28.3%。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5.2%。
(二)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品牌农业建设步伐加快
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1.4亿元、利税16.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和17%。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市85万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增收1800元以上,与上年相比增加300多元。通过提升品质和品牌宣传,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羽绒、万佛湖鱼头、廷龙瓜子、大别山葛粉和山核桃、天业大米、八公山泉豆制品等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得到了进一步亮化,热销省内外,深受市场欢迎,名优农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年年攀升,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未完,全文共3329字,当前显示8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