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右玉精神

60年来,右玉历届县委领导班子中进行的接力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跨越。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创造的“右玉精神”,并得到了中共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深刻阐发: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同时,右玉精神升华为山西省党风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不朽成果。

栽树就是栽历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绩。右玉地处古代的雁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加之历史上战乱频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建国之初,当地风沙肆虐、寸草难生,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森林覆盖率只有0.3%。沙进人退的形势,使右玉随时面临被迫搬迁的厄运。

一、艰苦奋斗,不下苦功花不开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占峰在大同口泉旅店当经理,每天进账300多元,是当时人见人羡的“双万元户”。然而他放弃了优渥的收入,回到家乡牛心乡老墙框村,承包了村西石炮沟1500亩荒山,成为全省承包小流域治理的第一人。从日进斗金的“富翁”,到日出斗金的穷汉,27年过去了,王占峰把当年坡陡沟深,乱石林立,黄沙遍地,连牛羊也很少来的石炮沟,变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不只余晓兰,不只王占峰,种树,是右玉人化入骨髓的共同行动。时间再往前推几十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右玉县第一任县

1委书记张荣怀开始,至今十九任党政班子,第一施政纲领就是种树,全民种树。几十年来,仅机关干部职工义务造林30多万亩。

1951年,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到任伊始,为了摸清右玉自然环境的底子,带上《平朔府志》和军用地图,背上干粮和水壶,徒步两个月、行程数千里。在此基础上,县委班子作出“造林育树、创造生态、改写历史”的决定。当年,经过4次爱国造林竞赛运动,共植树2.4万多亩,栽杨树就达5万株。栽树容易成活难,右玉恶劣的自然条件一开始就让造林运动面临严峻的考验:年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平均气温36度,无霜期不足100天,而且每年春天种树时节大风怒号,黄沙飞扬。头一年种下的树,第二年成活率还不足五分之一,甚至几千棵树种下去,第二年却活不了几棵。看来,栽树与治沙必须齐头并进。马禄元任县委书记后,立即带领干部群众找到了风沙源头黄沙洼——一个长10公里、宽4公里的大风口。这年春天,数千名右玉干部群众排成10公里长龙,打响了治沙人海战。县里规定每人挖树坑120个,马禄元亲自带头挖树坑132个,超额完成任务。干部作出榜样,群众积极响应,全县1000多个青壮劳力,植树40多天,在黄沙洼等地植树9000亩。但要驯服风魔,却非易事。直到1957年,在第五任县委书记庞汉杰的带领下,右玉人与黄沙洼的战斗才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完成大片造林14万亩,营造大型防风林带8条,黄沙洼逐渐变成绿山冈,以前终年横行的黄风变成了缕缕清风。

树栽活了,风沙止步了。但右玉人战天斗地、改造生态的脚步没有停止。朔州是山西重要的煤炭基地,右玉境内也有丰富的煤炭

2资源,但是60年来,右玉的党政领导班子从来没有放下种树这篇大文章,历任的18位县委书记前赴后继,在做大做强林业经济上大显身手,各自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普通人的眼中,“新官上任三把火”,领导干部上任伊始首先想的就是提出点新主张。然而,右玉18任县委书记在事关本地发展的战略上,都没有“新打锣鼓另开张”,而是果断地接过前任留下的“接力棒”,扑下身子接着干,迈开步子继续走。第十一任县委书记常禄有句名言:“飞鸽牌干部要做永久牌的事。”常禄到任时,右玉还有80万亩荒山没有绿化。在他的倡导和提议下,县里决定向这80万亩荒山开战:远抓林近抓牧,当年抓住油糖副;粮食自己不能丢,高山远丘建森林,阳坡沟弯建果园,阴坡种草建牧场,滩地平川米粮田。


(未完,全文共4692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