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企业高技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

王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摘要。众所周知,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国企业不能再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产品价格来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要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资源。因此,文章就企业高技能人才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浅析,同时就如何防止高技能人

才的流失以及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才资源竞争;高技能人才;流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在新技术不断应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对新型技工需求的扩大。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整体缺口达数十万人。现有的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去甚远。要知道,高技能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讲,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走几个技术骨干,极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技术系统瘫痪,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甚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笔者家乡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最近几年都切身感受到了“民工荒”现象(特别是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给企业带来的难题和压力。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流失,也给各个企业的管理层们敲响了警钟,使得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文章也从分析现象到了解现象本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的思路,从而帮助企业主对高技能人才流失这个现象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一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现状

(一)高技能人才比重低,人数少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工人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奇缺的现象。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高级技师仅占工人总数的0.26%,而且有近70%的中级工、初级工(不含无等级工)只有中等以下的文化水平。若按照目前我国7000万人的技术工人总数估计,“高级蓝领”的缺口大约已达700万人以上。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占技工总数35%的高级技工比例相距甚远。因此,一种尴尬的事情便出现了——尽管一些企业在设计能力上不存在问题,但由于高级技工短缺,某些高水平、高质量的东西却只能反映在完美的图纸上,要想生产出来,就得拿到国外去做。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慢,晋升难,且企业内部缺乏有力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相比管理阶层,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工人们的晋升机制是很不完善的,不合理的。在不少技术工人看来,就算自己技术再好,也是没有机会进入管理层的,因为自己终究是一个干活的工人。这使得他们失去了继续学习和提高技能的积极性,进而无法进入高技能人才的大部队中。


(未完,全文共3282字,当前显示10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