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河北省华北油田三中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六单元第2课教案

课程目标: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幼童出洋时间、目的。滦和大桥、京张铁路。保路运动、中东铁路。

理解。幼童出洋意义及失败原因。阻碍铁路建设的因素、詹天佑的开创性贡献。詹天佑进行路权斗争的实质。

运用。近代铁路事业步履维艰和今天中国发展铁路运输网对比。路权斗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归纳詹天佑一生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詹天佑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爱祖国、刻苦钻研、不畏艰难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难点。晚清铁路事业受阻的原因;詹天佑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幼童留学生

1、出生。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茶商家庭。

詹天佑父亲詹兴藩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

2、赴美留学:

(1)他十岁时,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宣布招收12~14岁幼童赴美国留学,培养洋务人才。这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开端。詹天佑被选中。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同治六年湘系军阀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中国第一个留美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向他献了一个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条陈”。三年后,这个“条陈”终于得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学生共分四批,名额为一百二十人,年龄为十二至十五岁。清政府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

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

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伯村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

(2)经过暂短的适应与语言培训后,詹天佑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1878年,詹天佑以全班第

一、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留美期间,詹天佑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目睹了美国铁路事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3)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大学期间,他学业成绩优秀,并在第三年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4)1881年保守派官僚以美国发生排华事件和留学生“抛荒中学、背弃孔孟之道”为由,取消留学事业。留美学生分批回国。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和谭耀勋抗拒召回,留在美国完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这样,120名留美幼童,除先期因不守纪律被遣返的9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国。

1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

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未完,全文共6050字,当前显示14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