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销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打印】
【关闭】
对供销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供销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调查报告
赵勇
3月下旬区委全面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供销社也在学教之列。在学教活动中,区联社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调查、边整改”的原则,圆满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教任务,并通过调研对供销社的认识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根在农村,本在服务。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供销社重点在“三农”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再创新。只有把供销社的发展紧紧地和新农村的建设联系在一起,供销社才有广阔市场,才能大有作为。如何实现供销社又好又快发展。本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对基层社调查研究,对基层社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理智的思考和探索。
一、供销社基本状况
(一)经营情况。区供销社系统现有基层社11个,公司2个,配送中心4个,连锁经营网点67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个,旧物收购站点355个。以2008年为例,商品配送额2000万元;商品销售额2000万元;市场交易额1000万元;旧物收购额2亿元。基本形成了以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级中心连锁为骨干,村级连锁门店为基础的三级连锁网络,满足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资产情况。总观系统全局,以资产状况及经营能力分析,基层社可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资产状况较好,经营能力较强,有盈利和为农服务能力的占43%;二是资产状况一般,靠租赁经营取得收入维持正常开支,已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发展自主经营和提供广泛服务的占37%;三是资产状况不好,租金收入不能正常开支,靠大院动迁费过活的占20%。
(三)为农服务情况。近几年,区联社积极开展和推进“万村千乡”“新网工程”两大工程建设,重新整合农村商品流通资源,改造提升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特别是日用消费品、农资供应、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网络已遍布
全区所有乡镇和自然村。同时积极实行开放办社,收纳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农副产品经纪人,成立各类涉农协会。这不仅赋予了新时期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内容,也为供销社在为农服务中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发展点,同时在为农服务中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目前,全区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销售网点103家,发展种类专业合作社组织75个,带动农户7460户,年销售客2.3亿元。领办和创办种类协会和经纪人队伍12个,经纪人达1200人,带动农户3500户,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1.6亿元,助农增收10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感到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着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体制推架不适应经济发展。近年来,全系统积极推动以产权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部改革,盘活了固定资产,卸掉了人员袍袄,压缩了费用开支,使许多基层社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也有一些基层社在改制后,人员少了,地盘小了,主营业务没了,就剩下空架子,靠租金收入维持现有人员开支,有的甚至收不敷出。基层社重组,重建,走“一区一社”道路已成为摆在区社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未完,全文共4760字,当前显示13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