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精选]
如何利用财政职能支持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央财政始终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要求,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切实保障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制定实施财税政策,引导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学研有机结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和改进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历史性机遇与战略性挑战前所未有的时期,是进一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面对“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财政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努力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科技活动规律、又符合财政管理要求的财政科技经费新机制,支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贡献。
一、“十二五”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树立五个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树立依法投入的理念。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确保财政科技经费法定增长。二是树立制度先行的理念。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必须立足长远,精心谋划,做好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事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政策导向作用。三是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必须与科技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投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四是树立规范范围的理念。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合理界定财政支持范围,明晰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边界及科技公共产品的属性,重点支持公共科技的发展。五是树立优化结构的理念。依照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合理安排使用财政科技经费,引导和鼓励创新资源向创新绩效好、创新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单元集中。
同时,还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从对“物”的支持到更加注重对“人”的支持的转变。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科学把握人的精神活动的方式、特点和规律,把财政经费供给的规律和科技事业发展内在的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更加有利于调动科技工作者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财政科技投入新机制。但是,注重对“人”的支持,并不是简单地从科技项目经费中开支人员费,而是从创新环境、研究氛围、制度保障、资源配置机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营造更加符合创新规律、更加能够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的环境与氛围。
二是实现从单纯支持单个单位或项目到更加注重支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集成共享的转变。投入的视野不仅局限在对某一单位或项目的支持上,更注重支持打破部门、单位、所有制、中央和地方的界限,搭建科技资源的共享平台和网络
(未完,全文共4329字,当前显示13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