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某村以村干部述职为动力,加快农民致富增收步伐经验材料

加快劳务输出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务输出逐年增多,一批批农民放下锄头,离开田头,走出大山,融入城市,走南闯北,务工经商,从传统的种养业转移到

二、三产业,不但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且也改善了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组织、引导从而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就成为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既十分重要又极为紧迫的任务。我就我乡当前农村劳务输出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就如何引导农村劳务输出提出了几项对策。

一、凤岭乡农村劳务输出的现状

一是外出劳动力越来越多,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外出劳动力3000人,其中常年外出占1000人;2007年外出劳动力3200万个,其中常年外出1400人;2008年外出劳动力3500人,其中常年外出1800人,2009年将达到3800人左右,外出劳动力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呈现以下特点:

(一)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外出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1%,到2009年达到56.3%,上升16.2个百分点

(二)常年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半数以上。2006年常年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30%,2007年占43.8%,2008年占51.4%,到2009年达到62.3%。

(三)外出劳动力多数为青壮年。据初步统计,外出劳动力中青壮年比重在80%以上。

二是外出劳务收入越来越多。2006年我乡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为1251万元,到2007年达到1389万元,2008年为1497万元,劳务收入逐年递增。

三是劳务收入占农民所得的比重越来越大。2006年农村人口人均劳务收入为602.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元的34.2%;2007年为862.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865元的46.3%;2008年为1140.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220元的51.4%,2009年人均劳务收入为163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692元的60.8%,且人均劳务收入的增幅远远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2007年比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04%,人均劳务收入增幅达12.1%,2008年与2007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8%,人均劳务收入增幅达5.1%。个别村劳务收入超过其他各业所得的总和,于河村2008年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2%。

四是劳务输出情况极为不平衡。由于各村之间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外出劳动力情况也很不平衡。如经济最不发达的村输出人数多,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输出人数较少,可见穷到思变,经济条件越差,越希望走出去闯荡,经济条件越好,则易安于现状。

二、凤岭乡农村劳务输出的特点

一是劳务输出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转变。原先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从事建筑业,现在农村劳务输出已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领域。我乡已形成劳务输出的特色行业、特色乡镇和专业村。

二是劳务输出的方式从盲目无序向有序性方向转变。刚开始劳务输出是较盲目的,近年来通过报纸、电视、亲友介绍等途径,劳务输出趋向有序。


(未完,全文共4037字,当前显示13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