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2―081―04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是追求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生态整体性视野中,在农业、农民、农村协调发展的思路中,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金字塔式的立体模式,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立体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追求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近年来党中央转变战略发展新思路的重大举措。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1]生存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条件。但是我国农村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生态建设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比如社会公平度不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态责任缺失、农村经济支撑力度不够、环保法规不到位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寻求系统的生态和谐发展模式应该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但是,目前的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不乏精辟见解,但是整体性的和系统性的思考不是很多,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求突破。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思考农村生态建设问题,构建一个包括生态农业、农村生态文化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内的立体模式,在中国具体的农村实际中更坚定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其生态问题作为一项基础领域问题同样千头万绪。其工作展开不仅要关注到其中的每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在做到统筹兼顾。对于这点来说,目前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存在一定的拓展的空间。第一,有关基础理论研究虽然体现了相当的理论深度,也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但是,直接映照农村生态问题展开的理论研究不是很多;第二,对策研究方面的踊跃思考虽然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但就某个具体领域和具体问题研究的比较多,系统的对策思考还不多见;第三,对于“三农”中最重要的一环―农民(主体人)的生态文化素质提升的深刻思考尚显得欠缺,这也间接映照出目前有关生态建设对策的思考多少有些狭隘功利的色彩。这些都有待于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理论提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现实审视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蓬勃开展,出现了一些样板镇和样板村,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这仅仅是个开端,仍然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必须明确这些问题,并对其给予一定的关注,从而了解构建农村生态模式现实关照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3891字,当前显示11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