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新中国建国以来,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业倾斜政策的影响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如今已成为逐渐突显并日益严峻的问题。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城镇化,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本文将从城镇化对解决“三农”现存问题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是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有效途径
自1985年以来,农民收入一直处于缓慢增长和徘徊不前的阶段,农民增产不增收。长期以来,为实现较大限度地从农民手中获得低价的农产品,维持和限定城市人口低工资和低消费以得到更多的积累资金来支撑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我国采取以牺牲农村发展为代价的城市发展战略,城乡发展的剪刀差,导致了我国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加快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广阔空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有机构成的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者的能力明显减弱,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离图又离乡”,从农村
1跨省,跨地区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不仅给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随着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量富余人员将会像挤水一样,被挤出来,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可以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少数人集中,减少农民数量,改善供求效应以及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等问题和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合理配置农村各类资源,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改善非农岗位就业不足、剩余劳动力输出和就业、农民负担过重、基层组织机构臃肿、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抑制增收效益的深层次体制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最大资源是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配置农村劳动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城镇化。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完,全文共3219字,当前显示10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