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学数学《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

襄州区双沟中学李曼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2.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教学重点。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外角和定理的探索。

教学难点: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问题1:如图,已知bd//ce,∠a=45°,∠c=65°,求∠1和∠2的度数.

学生回答:由bd//ce可知,∠1=∠c=65°,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得,∠2的邻补角等于70°,所以∠2=110°.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回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利用旧知识,发现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三角形的外角定义

问题2。在问题1中,∠2被称为三角形的外角,根据∠2的构成,你能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设计意图:在回顾旧知的问题1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还要说明每个结论的理论根据,最好能让学生写出证明过程.而问题2中,要强调“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为找三角形外角个数打基础.

追问1。根据定义,画出三角形的外角.你能画出多少个。

学生回答:可以画出6个外角.

设计意图: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找出三角形所有的外角,并探索这些角的特点.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印象.

追问2。这6个角有什么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1和∠2是对顶角,∠3和∠4是对顶角,∠5和∠6是对顶角,所以有∠1=∠2,∠3=∠4,∠5=∠6.

教师说明:由于三角形这6个外角是三对对顶角,且∠1=∠2,∠3=∠4,∠5=∠6,所以当我们说三角形的外角时,一般是从这三对对顶角的每一对中取出一个,组成三个角.因此,我们说三角形有三个外角.

设计意图:在教科书中并没有这个环节,但在教学时,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为探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打基础.所以,在问题2中,首先要强调的是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位置关系,一种是数量关系.所以,当问题中只问到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时,学生要从两方面回答.而对于三角形的外角,教师要说明,虽然三角形一共有6个外角,但我们只取其中的三个,而这三个外角必须分别从三对对顶角中取,且每对只取一个,不能重复.

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未完,全文共3152字,当前显示9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