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100081)
一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距成都约50公里处,地处北纬30°52′—31°01′,东经103°25′—103°38′,面积1211.2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被誉为“天府之源”、“镇川之宝”。都江堰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又称“湔堰”、“湔堋”,宋元后开始用现名“都江堰”①。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距今已有2250多年的悠久历史。当时的秦蜀郡太守李冰,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并借鉴前人治水经验,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选址作堰,顺应自然规律利用高低落差,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凿离堆、穿“二江”(郫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具体地说,李冰就是利用鱼嘴分水堤从岷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岷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遇洪水时能够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②。都江堰建于岷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是成功地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在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做淘滩标志,立“三石人”来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是内江进水的咽喉,能够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③。经过2200多年的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都江堰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战国后期秦楚两霸争夺天下,秦为实现一统天下大业,便将“得蜀则得楚,得蜀先治水”列为秦的根本国策。蜀居楚之上陆路不通,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④,如水上运兵攻楚,则旦夕即至。秦出于政治目的遂派李冰治理岷江,所以有“秦并六国,自蜀始”的说法。都江堰由渠首工程和灌区两大部分组成。渠首工程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1000米处,它是灌区的中枢,保护面积231.5公顷。都江堰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①刘耀编著:《中国绝色风景》,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②李振湘著:《世界遗产中国行》,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③《中国世界遗产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5页。④吴丈蜀主编:《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829页。
(未完,全文共12221字,当前显示14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