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思想品德课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陕西省镇安县永乐镇结子初级中学李瑜芝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可见,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总目标的教学。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将这个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如何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实现兼顾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理清和整合三维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因此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思想品德的核心是道德实践能力,假如把思想品德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过程和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目标”围绕学生的发展与素质的提高而展开。离开了具体、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与过程,无论是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无法实现。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因此,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不容割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并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消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在拟订三维教学1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1、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未完,全文共4046字,当前显示11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