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思想品德课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用户名:okjxf作者:姜晓峰

现代课程理论和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是当今教师必须研究的话题。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当今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的主体作用,能够自我定向,自我选题,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小组和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探究的方式,是一种在设定的情境下的探究,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选题、调查、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交流材料,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二、在指导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都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提出来的,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体现出来的。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索者。”课堂教学虽然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但教师绝不是袖手的旁观者。教师应当积极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并且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主动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参与的基础上指导。教师第一要利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第二要千方百计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第三,适当组织专题性探究活动。

教师要注意在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方法,在指导的过程中和指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未完,全文共3505字,当前显示10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