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2020年)

一、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是东接齐鲁、西连三晋、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遗迹;它山川秀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它平原广袤,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素有“冀南粮仓、棉海”的美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使邯郸市成为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1世纪初期,是邯郸市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所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差异大,采矿活动强烈,因而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且局部地段灾情严重,给我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

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及国家和省内有关规划,制定《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灾种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本《规划》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为近期,2011-2020年为中远期。《规划》所涉及资料截止到2004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所辖行政区域。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形势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市是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西部太行山区主要分布与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部低山和丘陵区主要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采空塌陷以及伴生地裂缝;东部平原区主要以构造地裂缝和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为主。在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雨季,地下资源开发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滞后于资源的开采时间。

据调查,建国以来,我市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7处,共造成64人死亡,8899间房屋被毁,18820.5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909.88万元(表1各县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结果统计表)。平均每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3.2处,年均死亡1.2人、毁房165间、毁田348.5亩,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46.58万元。

截止到2004年全市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52处(表2邯郸市地质灾害分类统计表),威胁人口5068人,威胁财产达35010.37万元。

1、泥石流、崩塌、滑坡是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在邯郸市西部太行山区,行政区包括邯郸市区、涉县、磁县、永年县和武安市。


(未完,全文共14512字,当前显示12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