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
畜牧业在宣汉县开发扶贫战略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宣汉县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农村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为认真做好畜牧扶贫开发工作,宣汉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运作机制,大力推进畜牧产业扶贫。
一、畜牧产业扶贫的必要性
(一)畜牧产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畜牧业产业扶贫发展迅猛,效果显著。一是增收明显:畜牧业在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了4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稳步上升,宣汉县是畜牧业大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超50%,成为助农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二是特点突出:畜牧业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畜牧行业成为农业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竞争性的行业。三是潜力巨大:畜产品需求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畜牧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明显,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5%,世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预示着我国畜牧业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现在,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是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我国畜牧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建设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畜牧企业,使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畜牧科技进步,让科技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二)宣汉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稳猪攻牛羊,禽兔大发展”是宣汉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该县从1978年开始,在全县开展宣汉黄牛改良工作,并坚持不懈开展蜀宣花牛培育,于2012年,成功培育了蜀宣花牛新品种,是我国第六个、黄河以南第一个牛新品种,在牛产业带动下,畜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到2014年底,全县共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020户,牛规模养殖场1973户,生猪规模养殖达65%,肉牛规模养殖达58%,全县建设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6家,其中省部级以上5家。建设了111家畜牧养殖专合组织和45家家庭牧场。特别是“蜀宣花牛”品牌的推广力度加大,“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畜牧养殖产业融资难。畜牧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宣汉县畜牧产业主要以猪牛产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饲草饲料占用的周转资金大,进入门槛较高,贫困人口搞规模养殖难上加难。养殖肉牛或生猪动辄投资几十万,资金压力特别大。明月乡任利军投资30多万元(其中借债20余万元),沈小川投资20余万元(其中贷款3万元)搞养殖,养殖母牛发展生产,在投入后的2年内,除生产的犊牛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但还需不断投入饲养费用。因畜牧业的圈舍及活畜在银行方面不能作为抵押物,不能抵押贷款,后续资金很难跟上,对产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未完,全文共3859字,当前显示11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