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铁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竹林七贤: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恒昌

他们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群体,为历代所罕见。他们大都出生于比较富裕,至少不为衣食所愁的家庭;他们的父辈多在朝中为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三曹”所领导的打造建安文学、培育建安风骨的社会实践之中,并有所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不仅是经济生活上的“富二代”,也是精神传承上的“富二代”。

他们有着共同的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他们有着相近的政治倾向——不予合作;他们有着相投的生活态度——消极中蕴含积极;他们有着相似的行为习惯——狂放不羁。他们从不结盟,但虽然出身于不同家庭,有着较大的年龄差异,却又不自觉地走到了一起,以独特的方式与那个时代相抗争,演绎属于他们自己的狂放与风流。

他们共七个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竹林七贤”。在传承“富一代”所遗留的“清洁精神”和“建安风骨”上——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嵇康。他心中只认一个信念——“道不同,不与尔谋”。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主要不在于他的文学成就,而在于他与司马氏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有道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嵇康这里,傲气和傲骨他都有。纵观他的一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为人之道和交友之道。他一生中的三次重大抉择,都与朋友有关。

嵇康从小立志于学,学识渊博,文学、玄学、音乐无不精通,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人才。对这样的人才,一心想夺取魏家大权的司马氏自然会高度重视,极力拉拢,想为我所用。一天,司马昭派他的心腹钟会前来拜访嵇康,目的只有一个劝说嵇康到朝中为官。钟会兴致勃勃地来了,本来还想在嵇康跟前落个好人,私下告诉嵇康,自己在司马大人那里垫了不少好话,他绝对没想到,热脸碰到了冷屁股。嵇康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让我去给司马昭当走狗。门都没有。快快离开我这里,哪里发财哪里去。

嵇康之所以拒绝司马昭的“美意”,除了“道不同,不与尔谋”之外,很重要一点,就在于他是曹氏家族的亲戚。他的老婆,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亲戚者,最好的朋友也。朋友不能背叛,作为亲戚的他又怎么能干背叛亲戚、吃里扒外的勾当。

嵇康拒绝了,拒绝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气节。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也自此引发了后来的杀身之祸。

官运这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好东西。但是,在嵇康那里,却像躲不开的小鬼,总是缠绕着他。嵇康拒绝钟会的邀请不久,他的老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面了。为了社稷考虑,为了嵇康本人着想,山涛在没有征得嵇康同意的前提下,向司马昭推荐嵇康到朝中为官。

消息传来,嵇康那个气啊,简直别提了。以前,总以为山涛是自己的好朋友,可是,这家伙居然连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观都不了解,这算哪门子朋友啊。这样的朋友,要不如不要。随之,嵇康做出一个非常“雷人”的决定,断然宣布与山涛断交,断交就断交吧,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昭告天下,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信中说:

过去您曾在山嵚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但我感到奇怪的是您对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从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前年我从河东回来,显宗和阿都对我说,您曾经打算要我来接替您的职务,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实现,但由此知道您以往并不了解我。

倘使急于要我跟您一同去做官,想把我招去,经常在一起欢聚,一旦来逼迫我,我一定会发疯的。若不是有深仇大恨,我想是不会到此地步的。

信的最后,嵇康还说,写这封信既是为了向您把事情说清楚,并且也是向您告别。意思是,我写这封信,除了向你解释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还郑重告诉你,咱们拜拜了,从此全当我不认识你,没有你这个朋友。


(未完,全文共4482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