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中土地纠纷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是农业大县,地处安徽东北角,除土地之外,没有什么资源优势,更无区位优势,一小时内经济圈中无发达城市,因此城市拉动效应也不明显,长期以来位次靠后。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富民强县的举措,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周边
县相比,特别是与毗邻的泗洪、睢宁相比,差距较大。“四化”进程步履艰难。成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农业大县首先应盯紧”农”字,没有农民的富,不可能有全县的富,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其他各业发展都将缺少基础。因此,“四化”同步,在我们这些欠发达的农业县,首要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组织化,生产社会化。达到这“四化”,“两集”是前提,即土地的集中,人口的集聚。“两集”实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应运而生,因此,土地流转是农业大县实现“四化”的咽喉要塞,是现代农业必过的一关。
一、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各级各部门过死的执行“自愿原则”,致使“一夫当差,万夫莫开”。2013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自愿”是指“种”和“转”,而不是不服从整体规划的“种”,更不是就在原来那个地方“种”。一块地小到几十亩,大到上千亩,往往因少数几户不愿流转(有的根本就不是价格问题,纯粹是有意作梗)致使好多外商望而却步,发展农业的外来资金、技术、产业随之消失。
2、面对漫天要价的个别农户,各级束手无策。有些农户用征迁房屋的理念来经营地租,一看政府出面租地,不切实际的要价,其他人看有利可图,随之附和。最后土地流转只有“流产”。
3、政策优惠不到位,产生不了助推作用。目前,各级对土地流转无明显的优惠政策。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政府为流转大户拨过扶持经费的事。各级惠农政策还是针对家庭承包的模式出台的。各自强调自己的使用范围,无法向大户倾斜,特别是一些政策性的补贴,强调打卡,结果是种田者无补助,不种田者领补助,许多农业政策没有跟上“十八大”,与现实对接错位。
(未完,全文共2788字,当前显示8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