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用社(银行)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演讲★

公开选拔后备干部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各级领导班子储备合格的接替人选,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单位推荐、组织确定是后备干部产生的主要方式,已逐渐不符合干部工作扩大民主这一基本导向,不利于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今年6-8月,我们紧紧围绕乡镇换届和县乡机构改革两大主题,认真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结合仙居实际,积极探索后备干部选拔新机制,实行后备干部公开选拔,这个做法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收到了明显实效。

一、传统后备干部选拔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后备干部工作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直来,县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认真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后备干部工作机制,使大批县管后备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各级领导班子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工作成效是比较好的,但调查发现,后备干部工作相对滞后于其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选来源上的单一性。民主推荐时,推荐人选往往局限于机关单位热点岗位上的个别正职,习惯于在领导身边选,在机关单位选,选人上重资历轻表现,重热点岗位轻普通职位,重行政干部轻一般职工。由于选人视野的局限性,搞“矮个里拔将军”,一方面,使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浪费。如去年我县某中学就有一名普通教师通过公开选拔被杭州一家重点中学录用为校级领导。另一方面,当个别职位出现空缺时,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位,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

2、操作方式上的封闭性。传统的后备干部人选产生方式比较封闭,单位推荐、组织考察和审定几个主要环节的透明度不高,如单位推荐党委定、组织考察背靠背、审定人选“暗箱”操作以及后备干部名单不公开等,直接影响着后备干部工作水平的提高。1997年至2000年,我县组织县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4次,推荐各类优秀干部1700多人次,但从参与民主推荐的干部群众的广泛性和确定人选上的公开性上看,没有走出“暗箱”操作的怪圈。

3、培养模式上的滞后性。对不同类型的后备干部的定向培养力度不够,党务干部、经济干部、行政干部采用同一教育模式、同一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单一,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实践锻炼为主,但能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实践锻炼的后备干部却屈指可数。据统计,1997年以来,全县共有250多人被选送到省委党校培训,培训覆盖率不到三分之二。

4、管理方式上的静态性。目前后备干部管理是由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共同负责,以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管理为主。近年来,我们在后备干部管理制度方面虽然也建立了诸如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等有关制度,但仍存在重选拔、轻管理现象,组织部门在后备干部人选确定后,除每年在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对后备干部进行“点到”式了解外,其他过问的甚少,难以准确把握后备干部动态变化。有人认为县管后备干部属“宝座”型,只要职务不提,年龄不超,错误不犯,年年都是后备干部,缺乏竞争的压力。由此,一方面导致少数年轻后备干部忽视自身素质提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另一方面,在册后备干部年龄结构趋向老化,出现后备干部“青黄不接”现象。

5、选与用上的分离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备用脱节、“两张皮”的问题仍然存在,造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领导班子建设结合不紧,个别人选产生未能完全坚持从后备干部中产生,没有真正引起各级领导对后备干部备用结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从仙居实际看,备用结合率约9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可靠的制度来保证后备干部的备用结合率。


(未完,全文共6844字,当前显示14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