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汪洋在广东省委全会上讲话摘要

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

——在广东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描绘了广东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再创广东科学发展新辉煌,必须主动因应发展转型期的新趋势,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这是历史的深刻启迪,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实事求是,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这个词最早出自《汉书》,原意是赞扬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说他爱好古代文化,研究得特别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后经继承发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治学处世、治国理政的精神、态度和方法。

实事求是虽古已有之,但真正赋予其深刻内涵和科学意义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高度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指南。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并重新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指出‚解放思想,就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更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

1

会得到成功。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完全可以说,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鲜明的政治品格。

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是因为:

其一,坚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事求是的历史,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实事求是的结晶和体现。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生动表明,坚持了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一往无前;背离了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在民主革命时期,党深刻总结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冲破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羁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有‚大跃进‛、‚浮夸风‛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多次严重背离实事求是的错误,导致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甚至使党和国家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之所以能‚杀出一条血路‛,赢得今天的辉煌,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经验和教训表明,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就能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就如安泰立地、力量无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未完,全文共5252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