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条线化管理模式及交通银行条线化改革经验借鉴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及完善对策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及完善对策

我国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以收支脱钩、收缴分离为核心内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中央批准的收费项目约90%已纳入预算.政府性基金已全部纳入预算。今年以来。又进一步扩大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在原来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基础上,又将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改革预算外资金收缴制度,实行收缴分离,建立“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收支两条线”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制止了“三乱”行为,促进了经济秩序的好转,并集中了国家财力,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由于种种原因,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深化改革任重道远。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将预算外资金习惯性地视为自有资金。要求收缴多少就要支出多少,不愿意接受统一管理。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依据散见于党中央、国务院、中纪委、监察部和财政部等部门的各类文件中,在国家层面缺乏一套完整、统


(未完,全文共3515字,当前显示6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