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进一步发展壮大泉州县域经济的思考[精选多篇]

壮大泉州县域经济的思考

吴家洋、郭宝琛、许振煌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表明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强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快、活力旺、实力强,成为大泉州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向新世纪,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三条战略通道‛思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泉州市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四区,晋江、石狮、南安三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五县和清濛科技工业区管委会,面积(含金门县)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含金门县)728万人。改革开放前,泉州市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型、资源型、封闭型特征十分明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泉州市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狠抓机遇,敢拼敢赢,充分发挥侨台、人文、区位、资源等先天优势,努力增创体制、产业、市场、环境等后发优势,闯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强县之路,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晋江模式‛。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四大转变‛,即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主导型向多

1元化工业主导型转变;发展格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目前,泉州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9.97%,占全省的20.89%;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65.44%,所有县(市)财政收入均超3亿元,晋江市继1999年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10亿元之后,2002年又成为全省第一个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的县级市。晋江、石狮、惠安和南安四县(市)再次进入全国‚最发达100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安溪县首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泉州市所辖七个县(市)继续位列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域经济的崛起和壮大,为大泉州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泉州市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二、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

1、主体民营化。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晋江、石狮等沿海县市率先突破所有制框框束缚,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农村工业化破解‚三农‛问题,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地发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迅速成为强县(市)富民的新主体,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五分天下有其四‛的重要作用。至2002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1万多家,吸纳本地和外地农村劳动力100多万人,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高达92%以上,提供全社会约90%就业岗位。全市现有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0多家,成立规范化股份有限公司31家,有限责任公司1.56万家,各类企业集团163家,通过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33家,拥有恒安、浔兴、

2凤竹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位居全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榜首的晋江市,该市农民收入的2/

3、市镇财政收入的3/

4、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5是靠民营经济提供和创造的。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泉州经济的强大活力。


(未完,全文共8390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