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002江苏淮阴:发展集体经济成农村发展生命力

江苏淮阴:发展集体经济成农村发展生命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应志刚

2009年12月26日,周桂从厂里拿到了1500块钱的工资。“比在苏州打工少赚1000来块”,但显然,周桂更愿意这少了1000来块的“家门口收入”。

周是江苏淮阴宋集村人。淮阴地处江苏北部腹地的淮安市,80%以上是农业人口,也是江苏劳务输出大县(区)之一。

2009年初的一场金融风暴,周和大多数当地外出务工农民一样,被企业裁员后返回农村。不过,他很快在村里兴办的工厂里找到了工作。

在淮阴,像周一样的返乡民工大多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得益于淮阴从2008年6月开始实施的农村“脱贫、破零、超千”工程。这项工程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让全区251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999.24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32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3706户、私营企业589户,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36个,覆盖农民6.15万人,有力地带动了低收入户增收致富。

发展集体经济造就苏北“小华西”

洪北村,是淮阴区最偏远的村落之一。然而,这个村却是区里的官员在去年最乐意带媒体前往采访的村子。甚至,洪北村已经成了淮阴区恢复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被推崇为“洪北模式”在全区推广。

这是个鸡鸣闻三县的村庄,与江苏宿迁市的泗阳、沭阳交界。村子不大,却有着自己的集市,街道两旁的小洋楼鳞次栉比,道路上车辆行人穿梭繁忙,两侧商贩的生意看上去还不错,颇让人有种身处苏北乡镇驻地的感觉。

这个小村子被区里的官员称为“小华西”,村里的公共设施都是集体出钱建设的,村民医保由村里缴纳大部分,每个考取大学的农家子弟,还会额外得到2000元的红包奖赏。与很多地方需要村干部苦口婆心劝导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窘状相比,“家底”殷实的洪北村却全部“包干”了农民的农业保险费,就连整修水渠等河工,村里人也不用出钱更不用出人,直接由村里出钱承包给工程队干。这里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都是成套的楼房,一套1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概在5万块钱左右,比农民自己建造要节省上万元。

洪北村的集体经济回复的比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里就自发兴建了水厂、蚕站、建筑工程队、水泥预制品厂等集体产业,2008年底前记者在这个村子采访时,村支部书记戴家贵很自豪地透露,村子的集体经济纯收入“今年肯定达到100万。”

洪北村恢复集体经济并没有把承包到户的土地重新合并起来,土地仍然是分到各家各户的,只是在集体的公用土地上建造房屋出租,或是向农民租赁土地办企业和公用事业,村里也不参与具体的经营。


(未完,全文共3188字,当前显示10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