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责

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

刘浩

10年前,中国网民是3370万,那时候许多人对互联网知之甚少;今天,中国网民总数达4.7亿,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让我们始料不及。

互联网真方便,这是我们的感受,可当你听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现任国务卿希拉里两次发表关于“互联网自由”的演说,以及看到发生在身边一件件网络热点事件时,又可能会对互联网心存畏惧。互联网来得太快,许多同志对它不适应,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深感自已是网上的弱势群体,充满无奈,敬而远之。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

无论我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互联网依然迅速地、全方位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它,努力去认识这个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互联网。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全新媒体。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如同报纸、电台和电视,我们称之为第四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鲜明的特点:传播速度快,可以瞬间传遍全球;覆盖范围广,没有了国界的限制;互动性能强,所有网民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接受者,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形式多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俱全;信息巨无霸,数字化技术使互联网能承载海量信息。这些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规律,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全新的、属于普通网民的大众媒体。

我国互联网媒体起步于上世纪末,民营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网发展迅猛,影响遥遥领先。新闻网站起步稍晚,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国家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正迎头赶上。省内新闻网站中国江西网、江西文明网、大江网和今视网各具特色,在网络宣传、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动类社区网站是热点事件的多发地,较为知名的有天涯、凯迪、猫朴、百度贴吧等。近两年呈爆炸式发展的微博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十分突出,成为传播突发事件,形成网络热点的最重要渠道。互联网进入中国仅15年,其拥有的网民规模已大大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体,可以预测的是互联网媒体将迅速成为影响最大的主流媒体,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互联网是政府的稀缺资源。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巨大的资源。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资源都不是无限的,互联网也不例外,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却不是资源的垄断者。苏荣书记曾强调“互联网是政府的稀缺资源”,精辟地道出了互联网对政府的重大意义。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互联网对政府而言不是坏东西,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巨大的社会资源,具有高效、低碳、高科技的特点和鲜明的文化属性;二是非政府力量在互联网上占据重要位置,民营互联网企业稳居互联网媒体前几位,民营资本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等市场更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互联网资源对政府而言已然稀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完善互联网管理法规,各级政府也加大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力度,但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互联网的力量格局,互联网资源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如果松懈不作为,政府将越来越被动;三是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未完,全文共4781字,当前显示13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