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阳城县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型发展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

宁海新闻网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的潮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我们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宁海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县域来讲,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一、为什么要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两者是辨证统

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的共促进、共融合、共转变。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目标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尤其是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后,我县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显现,土地资源和节能减排等压力不断增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的方向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渗透着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实现途径上具有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长期实践证明却越来越证明了“波特假说”,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了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支撑工程、符合转型升级导向的产业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成果体现上具有一致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得到了切实转变、社会发展取得了文明进步,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未完,全文共7560字,当前显示12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