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浦东新区建立过程中的政策制定研究

转载日期:2012-7-1723:20:00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浦东新区政策研究

摘要:建立浦东开发区的宏伟计划,旨在开发与上海市区毗连的三角洲

浦东,即上海黄浦江东岸。1990年4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宣布了开发浦东的计划。两年之后,1992年4月,在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浦东的开发已经作为未来10年中国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要战略之一。

关于浦东开发的问题,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曾做过自我批评。他说:“现在,回顾过去的十年,我犯了一个大的错误,就是在建立第一批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选择上海。否则,整个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状况远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如此强调浦东开发的重要性和对外开放呢。这还得从浦东和上海许多方面独特的条件和地位说起。

一、浦东的优势

建立浦东开发区的宏伟计划,旨在开发与上海市区毗连的三角洲。这个三角洲由黄浦江的东岸、长江入海口的西南岸、川阳河的北岸构成,这片地域像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黄浦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左底角由黄浦江和川阳河汇合而成,右底角是川阳河和长江的汇合处;这片地域的绝大部分在上海市中心15公里的辐射范围之内,人口110万(1989年);面积350平方公里,和目前上海整个城市中心地区的面积一样大。后来,整个开发区的面积扩大到了522平方公里。环绕黄浦江和长江入海口的水域,水深超过了12米,浦东可以发展海河运输。与此同时,覆盖数百平方公里的那片陆地,也有巨大的潜力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除了良好的地理条件之外,浦东的优势是上海市的一部分。上海能从不同的方面支持浦东的开发,上海所能直接提供的帮助是中国任何其他省市无可匹敌的。

在中文意思当中,“浦东”就是黄浦江的东岸,“浦”就是黄浦江,“东”就是东面。“浦西”,即上海的中心,表示黄浦江的西面,“西”就是西面。所以,浦东和目前的上海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上海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这两个原因,这个区域被称作“浦东新开发区”或者“浦东新区”,而不是“经济特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先,“浦西”是上海的老区,因此,浦东应该称作“新区”。其次,也许是更重要的,和中国其他地方相比较,浦东拥有更多的政策特权,所以浦东具有比“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更特殊的地位。因此,从名称上讲,“经济特区”不能充分表达浦东的特征。相比较则言,使用“新区”的概念更具有可接受性。

众所周知,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量欧洲人的进入使上海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黄浦江边的西岸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这些中心地带后来被称作“外滩”——世界各国的“建筑博物馆”,那里汇集了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各式宏伟建筑。这些建筑大致完成于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很多国际银行的分支机构都集中在这城。在30年代早期,上海已经变成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亚洲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上海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东方的巴黎”、“冒险者的天堂”。


(未完,全文共16020字,当前显示12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