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谈谈关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理解

高中新课改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让我收获很大。陈旭远教授主编的《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准确、明晰的剖析,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课改的方向。

一、深刻认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普通高中作为义务教育后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培养公民素质以及健全其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的世纪,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普通高中作为义务教育后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培养公民素质以及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各国都把高中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之一,以适应日益变革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综观各国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他们赋予高中以新的使命,试图通过改革使每所学校和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这种新的使命与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相融合,赋予普通高中新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需要,对高中课程重新作了定位和调整。

国际高中课程改革趋势为我们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提供外部动力。而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是高中课程发展的反思。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发展的不均衡性与社会要求提高和普及高中教育之间的矛盾,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民主化、信息化与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目标上只注重考试能力和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的高中教育之间的矛盾使高中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高中课程自身发展中应试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占据主导,使高中其他的教育价值被忽视和弱化的课程体系,也严重制约和影响高中课程发展和高中教育功能的发挥。高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高中课程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进行课程改革成为时代赋予高中的使命,高中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明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高中课程改革追求基本的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创办符合素质教育的高中与应试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考试仍然是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之一,所不同的是考试不再是课程的核心,而是客观公正地还原为本来的面目。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高中课程改革秉承两个教育理念:


(未完,全文共3608字,当前显示11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