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大经济学院指出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进行教育改革创新[五篇]

如何理解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过程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2016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1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来到海西、海东、西宁等地,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考察时指出,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有效需求论和供给侧论

1、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总需求,由消费2和投资需求构成,是凯恩斯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提出的核心思想,主要通过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来解释经济危机与萧条,然后又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者、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总是大于对现实的估价,因此会使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应不足。当有效需求不足时,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造成大量非自愿失业,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减税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达到提高有效需求,消除经济衰退的目的。当有效需求过旺时,会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达到降低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的目的。

2、供给侧论

供给侧主要理论支撑是萨伊定理和拉弗曲线。(1)萨伊定律及其观点


(未完,全文共5023字,当前显示14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