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为农村教育提质增效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为农村教育提质增效
我校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山县里耶镇,是自治州唯一的农村完全中学,现有教师162人,学生2500多人,其中初中学生人。我校长期发扬从严治校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受到省、州、县等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
从2004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托,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尝试新的课程策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大胆开发校本课程,唤醒了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焕发了农村中学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近几年初中毕业会考中,成绩一直稳步上升,连续3年被州教育局表彰并获得“教学质量进步奖”。特别是2007年,在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我校荣获全县农村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从二类学校晋升为一类学校。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农村中学如何实施课程改革方面,摸索出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感受,也有了一些收获。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战场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明确提出。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为此,我校就“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作了大量的创新尝试。
刚刚拿到新课本时,我校也出现了老师们不知所措的局面,因为不知道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到底怎么上。于是,学校从实际出发,先举办讲座,把最新的课改理念转达到老师中去,先转变他们的思想,替他们“洗脑”,强行入轨。然后,结合县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全员教研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并且分学科,每个老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上一节研讨课,人人过关。课后,集中进行评课和研讨。通过这项活动,老师们基本上更新了教育观念,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丰富了专业成长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新的教学行为方式,积累了不少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逐步形成,课堂上不断涌现出师生相互讨论、平等对话的良好局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尝试着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老师与学生的这一系列的转变使我校的新课程改革,走在全县各中学的前列,完全可以与县城学校相媲美。我校所派出的老师,参加新课程研讨课比赛,全部获一等奖,令全县教师刮目相看。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注重了人的因素。因为我们明白,新课改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多媒体之类“物”的东西,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而在人的因素中,又是教师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未完,全文共11839字,当前显示11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