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为农村教育提质增效
以生为本减负提质
在2009学年上学期全县教研工作会议的交流材料西畴县一小——王礼翠
自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校及时召开全校教师参加的“减负提质”落实会。深刻理解减负提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条具体途径。教师是“减负”的重要实施者和引路人,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结构直接影响“减负”的实施效果。明确“减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质”,提出了减负后学校必须做好的两项工作,一要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二是构建科学的一日常规。为此,学校“把减负的落实作为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契机”,提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思路,将工作重点放在重视内涵发展、探寻教育本质、关注学生成长上来。几个月来,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做好课业“减法”,提质“加法”,收到了明显成效。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向大家作如下汇报:
一、落实课程计划,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课程计划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条件。课程计划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我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了防止任意增删课程和调减课时,我校一是严格管理。安排专人对每节课进行检查,严防挤占课现象,做到非笔试学科任课教师专任化。二是丰富资源。学校坚持课题引领,开发校本教材。三是落实考核。按规定编制总课表、班级课表和教师个人课表,把是否按照课表上课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精心备课,共享资源。备课组是实施教学的最基本的单位,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备课组去具体实施。为此,学校重新强调集体备课制,每位教师分工负责,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精备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备课组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落实,教务处、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将备课组活动的“时效性、有效性、合作性、参与度”作为评选先进的一项条件,与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挂钩。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为“决战课堂”、“决胜课堂”、“减负提质”奠定基础。
认真上课,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对老师来讲,怎样改革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减负”不是提倡“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增大启发力度,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我校要求新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跟班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努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全体教师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方法,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来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习成为轻松而快乐的活动
(未完,全文共4111字,当前显示12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