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的现状和发展规划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加工、供应、营销、服务等诸环节联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1)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历程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随着农业的改革开放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废除传统的统购统销制度,代之以国家“合同”定购制度。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农业经营体制的第二次改革,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标志着农业进入了整体创新的新阶段。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现,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分散、小规模和一家一户经营不经济的问题,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克服产供销脱节的现象,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同时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一些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始尝试农业或农业企业与其有着内在联系的工商业或工商企业在经济上、组织上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以农业为基础的工农商的综合经营。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潜力巨大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显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潜力巨大。以产品加工增殖为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的数量一般占农产品总量的90%以上,中国只占20-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中国不到80%;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食物消费总量的80%,中国还不到30%;收获1元钱的农产品,通过储藏、保鲜、加工处理,美国可以再创造3.72元的产值,日本能获得2.20元的收益,而中国却只能得到0.38元。
(未完,全文共2231字,当前显示7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