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大**“非遗”保护和利用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让“非遗”重放异彩

——关于加大**“非遗”保护和利用力度的调查与思考

**,这座前年古城,历来人杰地灵,人文汇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沉淀了丰富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迅速的新陈代谢之中,面临着被淘汰和失传的危险。面对刻不容缓的形势,近年来,我市一直重视“非遗”的抢救、挖掘、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与全国文化先进市相匹配,对照江苏新小康指标体系,离“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此,要从“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追求的高度,进一步高度重视、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工作,着力发挥“非遗”在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

一、“非遗”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普查和保护工作,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整理出来,并加快保护、传承,取得阶段性成效。

1、深入挖掘抢救,建立保护名录。2008年12月底至2009年3月底,国家第二次开展“非遗”普查工作时,我市首次开展了这项工作。这次普查中,我市本着深入挖掘、抢救保护、形成体系的原则,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实物、电子档案和数据库。经过努力,全市共报送线索6000多个,经归纳整理后2000多个,后筛选出具有地方特色的172个,编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172个项目中,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生产商贸习俗、民间信仰、岁时节令等10多类。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市文广新局在全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和传承人的认定、命名工作,并根据地域特色,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目前,建立四批市非遗名录,共11类、30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4项,泰州市级8项。

2、注重广泛宣传,浓厚社会氛围。在市各新闻媒体,宣传“非遗”工作的意义、内容,制作播放《**银杏嫁接技术》、《黄桥烧饼制作技术》等专题片,并对“**花鼓”、“玉如意说唱”等传承人进行专访报道。举办非遗摄影艺术图片展,在市文化艺术展览厅和中小学巡展。利用“文化遗产日”和节庆契机,加大非遗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宣传、展演,形成了浓厚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市举行“江苏**银杏日”活动,展示了麻将雕刻、银杏根雕等富有**特色手工艺制作,表演了**木偶戏、花鼓等**民间文艺。今年4月份,张桥麻将接受美国discovery频道生活科技大解密栏目组和英国bbc记者的采访拍摄,将通过美国探索频道走向世界。

3、开辟传承渠道,寻求项目开发。我市对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明确了保护的主体责任,有侧重点地扶持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健身花鼓”已有300多年历史,原是本地民族民间舞蹈,后来被改编成健身花鼓操,供人锻炼身体,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将“健身花鼓”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后,今年江苏省正全面推广**花鼓,逐步推向全国。


(未完,全文共7647字,当前显示13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