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

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三:从民生到社会管理

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主题报告。对比了十八大报告全文本和十七大报告原文,发现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有诸多新的表达和提法。择其要者,列举如下:

纵观十八大报告,除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最为浓墨重彩论述的应属于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政策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在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题,论述了上述两大问题。

报告认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具体而言,可分为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卫生等方面。也就是报告所要求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在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均衡发展”,也就是说,要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差距。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均衡教育投入和资源,避免“锦上添花”,多多“雪中送炭”。

在高中阶段教育问题上,与十七大报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不同,十八大报告明确,“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意味着,除了普通高中教育还将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学校等也会逐步发展。

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历史的欠账,目前还无法在城乡普及三年幼儿园教育。主要的目标是,在农村普及一年制幼儿教育,在城市普及三年制幼儿园教育。对各级政府而言,主要是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扶持城市学前教育,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幼儿园。


(未完,全文共2532字,当前显示7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