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让思想之树常青

张明亮闫立业

“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选择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活法:“关爱后代、忠诚敬业、务实创新、无私奉献”。崇高的“五老精神”已成为关工文化的精髓。所谓文化,可以说就是人的活法,而选择何种活法,归根结底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价值观孕育于人的思想。由此可见,文化生态的活力在思想,只有让思想之树常青,才能使关工文化生态活力旺盛,关工事业常新。

学习和实践是保证思想之树常青的肥田沃土。我们知道,理论是思想的基础,只有从理论上深刻理解了、认识了的事物,我们才能形成相关的正确思想。而一个正确思想的产生,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反复地学习和实践。

我们学习时政要闻。信息是思想的材料。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级关工委的重要文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的典型经验、事迹材料等,都是我们的必读内容。我们太和县关工委经过努力争取,获得了阅读县委、县政府红头文件的待遇,凡发

1部、委、办、局、乡镇的红头文件,每期都有县关工委一份,从而使我们能及时获得最新重要信息,为主动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思想准备。我们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调研、讨论相结合,带着问题学,学习、实践、总结、提高等。今年,我们还通过办培训班的方式组织全县31个乡镇、一个县级经济开发区的关工委主任进行了集中学习,统一思想。

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关工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中。如,“大同”、“小康”的美好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聚同化异”、“同舟共济”的重要思想,“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博大胸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我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情愫等,中华文化蕴含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关工文化生态的茂盛之源,繁荣之根。我们一方面通过读书撷取中华文化的宝贵乳汁,滋养思想;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文化教育。太和县1995年10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13年7月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人民群众书画、诗词学习、创作十分活跃。我们关工委利用组织网络系统,联手宣传、教育、青年、社团

2等相关单位、团体,将书画、诗词学习、欣赏、比赛等活动与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如春风化雨,让青少年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们将现实问题纳入理论课题。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我们要使思想之树常青,就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而要直面现实。这就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关工实践,并在实践中创新关工理论,思考现实问题,得到正确的认识。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有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从理论上弄明白的。如,关工委的产生及其遍及城乡的庞大组织网络的形成绝非偶然,有何社会基础。关工委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关工委的现实担当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的个人努力之间有何关系。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有哪些。根源在哪里。如何入手解决。留守儿童这个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的产生、演变、解决过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关工委如何有所作为。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工理论课题。


(未完,全文共4654字,当前显示14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