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公共关系

需求引发动机,动机产生动力。国家审计机关在履行其监督的基本职能,获得维护其正常履行监督职能所必需的物质的、精神的条件,必须和方方面面的社会组织(法人)和公众产生横向的纵向的内部的外部的关系。根据在审计机关综合部门工作的实践,笔者感到,单纯的割裂的对待这些关系,和将这些关系统筹运用相比,显然后者更为有利于实现审计职能效应的最大化。置身于时代发展、政府职能革新的洪流之中,呼应实行公共管理、塑造高效能政府的政治需求,审计机关需要对外“跳出审计看经济”、对内“理顺机制齐发力”,必须实现双向的乃至多向的信息交流畅通和关系协调,由此,一种注重沟通传播的新型管理模式呼之欲出,这就是公共关系。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脉络

1、公共关系基本涵义及性质

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简称pr(公关)。公共关系学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在1882年,美国律师多尔曼伊顿(d.eaton)就在耶鲁法学院发表了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的演讲。1903年美国一位叫艾维李(ivylee)的记者创立了最早的公共关系顾问公司,专门为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提供传播和宣传服务,协助客户建立、维持公众联系和与新闻界的联系。二次大战之后,公共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在全球风行。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对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属于一种经常性和计划性的工作,不论私人机构或组织,均通过它来保持与相关公众的了解、同情和支持,也即审度公众的意见,使本机构的政策与措施尽量一致配合,再有计划地运用大量的资料,争取建设性的合作,而获得共同的利益。从这一定义中我们知道,公共关系首先是一种管理职能,任务就是理顺与各种类型公众之间的关系,积极维护本组织的形象。

2、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新亮点——政府公关

由现代公共关系所提供的经营、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等现代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理念,为政府提供了新思维和参考经验。从抗击非典等对危机事件的专业管理,到北京市申奥和筹备奥运、上海世博会等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全球财富论坛、中法传播年的传播策略等等,公共关系在政府领域应用的实例比比皆是,公共关系在政府事物中的作用不断显现。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公共关系步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以来,最大的亮点,各级政府逐步认识到了其作为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政治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渐引起政府公共部门的重视,表征为公关意识不断加强和对公关活动有意识的推展。

二、审计部门公共关系的概念辨析与现实意义

公共关系的引入,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也是建立“民主、高效、责任、

透明”政府的客观要求,当前,审计部门开展公共关系,主要是通过完善传播机制,健全沟通渠道,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形成与各方面的良性互动,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以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吸引社会公众参政议政,以提高政府决策和执行能力。

(一)审计公共关系的对象——加强公共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不同的对象决定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审计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塑造审计部门形象的经营管理科学与艺术。它通过有计划而持久的努力,合理协调和改善审计部门内外的各种关系,以获得公众的支持、理解、认可与长久的合作。


(未完,全文共7571字,当前显示14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