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以德治理与依法治理结合的法律思考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全面总结二十多年基本实践和经验,深入思考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时,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提出“以德治理”的重要思想,把道德建设摆在党的重要工作之中,摆在事关国家兴衰的全局性的位置,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一思想必将对我国社会稳

定和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以德治理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近年来我国继续进行全民“四五”普法教育,各行各业全面推行依法治理,推进了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央领导以战略家的眼光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个结合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动员全体人民在学习法律的同时,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传统的文化影响人,形成新的道德风尚。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紧密相连的,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法律和道德都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手段,法律属于外在的“他律”,道德体现内在的“自律”,道德治“本”,法律治“标”,依法治国是运用法律的强制力采保证国家社会生产有秩序地进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人生价值和人的良知以及人们的传统习惯来维系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并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国际和国内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无论在民主法制建设,还是在思想道德领域,都面i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尤其表现在理想信念方面,假冒伪劣、弄虚作假在一些地方盛行,封建迷信、邪教抬头,黄、赌、毒、娼和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渗入,一些行业的不正之风等等,种种表现不得不令人深思,德治不能忽视。

思想道德领域历来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无产阶级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道德的土壤,又有着时代特征,传统美德和现代美德的结合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的新道德。我们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深入思考,深入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的结合,自觉投入德治实践。

二、以德治理需要自我教育和养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传统的义利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的内容受到挑战,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平等竞争、讲求效率深入人心,同时见利忘义、权钱交易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膨胀,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必然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对人们道德积极的、负面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人们对利益关系的看法上。究其原因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国内在改革开放中一些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冲击,减弱了人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所以在全面推进法制的同时,必须重视德治,消除思想上的误区。


(未完,全文共4067字,当前显示12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