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1.1概述
阐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
说明矿区编号、矿区的行政管辖、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和交通情况。相邻矿区的名称、相对位置和边界。
矿区边界拐点编号和坐标及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矿区内包含的各采矿权和探矿权名称及边界拐点号、坐标、采矿标高、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1.2以往地质工作概述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查前历次矿产地质勘查、矿山生产勘查、储量核查检测等有关储量地质工作的时间、单位、范围、对象、地质工作程度(或资源储量核实)、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
1.3矿区内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述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生产采选规模、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等。建议以矿山开采情况表、矿山核实
1情况表、矿山储量动态监督情况表等表格的形式表现。
1.4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全矿区资源储量)等。说明工作单位、勘查资质证号书、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等。
1.5特别情况说明
如果有些情况在上述没有包括而特别需要说明的,在此处特别说明。
2.矿区地质
简述矿区所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述。
2.1矿床特征
说明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等。
2.2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22.3矿石质量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数量及比例。
2.5矿体(层)围岩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以及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2.6矿床共(伴)生矿产
简述共(伴)生矿产类型,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矿山对共(伴)生矿产利用情况,评价综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
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未利用矿区要简要叙述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区应叙述新成果。
(未完,全文共3903字,当前显示12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