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08年新型农民总结

宜都市201*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项目工作总结

宜都市农业局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及“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机构招标确定、过程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认真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了一批“觉悟高、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地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一、201*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我市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省级项目单位之一,按照省农业厅要求,共安排有主导产业的示范村10个、确定基本学员400名,通过公开招标落实培训机构4个。一年来,各项目培训机构共进村办班150场次,培训专业农民5964人次,面对面现场到村指导150场次7193人次,完成项目培训任务的100%。

二、主要工作与基本做法

1、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全省项目工作会后,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斌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产、农机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市财政拨付专项工作经费4万元。各项目示范村明确了班主任,挂牌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校,落实了固定培训教室,配套了课桌椅凳、电视机、vcd机,学员制度、班主任制度、学员名册及培训计划全部上墙。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所有教师、班主任参加的工作会

议,精心布置了培训工作。做到了组织健全,任务明确,设施完善,管理严格,操作规范。

2、突出重点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柑桔、茶叶、蔬菜、粮油培训的种植业村6个,生猪、鱼、桑蚕养殖业村4个;培植“一村一品”样板村6个,分别是红花套镇南桥村(柑桔)、王家畈乡全福河村(茶叶)、聂家河镇白家淌村(桑蚕)、高坝洲镇白鸭垴村(鱼)、陆城街道办事处三江村(蔬菜)和枫相树村(生猪);培养“学以致富的专业农民”50户。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和产业发展要求,在前两年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细化了培训内容,加深了难度,坚持以农产品高产、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种、养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提高了受训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农民提供新品种,传授实用新技术,实现了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

3、坚持公开原则,优选培训机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定培训机构,承担进村培训指导任务。各培训机构以村为单位,建立教学点,落实培训场所,选拔培训教师,全面公开培训制度、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学员。选拔12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负责进村任教培训,自编7个专业的教材461套,做到人手一册,同时印发科技明白纸10307份。

4、健全管理制度,保障规范运作。按照《湖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我市建立了合同制度、管培分离制度,班主任制度,培训卡制度,台帐制度,工作季报制度,公示制度,补助资金报帐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共九项制度,统一发放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校”校牌和反映培训过程、绩效的《培训卡》和《营农手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培训机构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培训机构与教师签定了责任书,落实了教师包村、包培训、包指导、包产业增收的职责,培训工作从起步开始就走向了制度化和规

范化。市项目办实行统一招标培训机构和教师,统一编印培训教材,统一上墙公示内容,统一培训台帐标准,统一培训教学规范。组织专班对所有示范基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督促整改。


(未完,全文共7742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