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郑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郑州市区内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在建筑式样、环境景色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城隍庙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其所蕴含的中原地区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原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目前,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我国管理机构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出台了众多保护措施,但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物与旅游如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对于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和保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保护郑州城隍庙的管理者,我们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文物工作要以保护为主,同时注重利用,在保护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为基本方针,从郑州城隍庙自身情况出发,充分利用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优势和地理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以明清建筑和民俗旅游为重点,着重发展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旅游,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旅游开发事业的和谐发展

郑州城隍庙在保持免费开放的同时,积极协同旅游部门,在2007年通过河南省旅游局的验收,成为了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同时通过旅游市场的营销,使郑州城隍庙的历史文化直接面对旅游者,从而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提高了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与了解。郑州城隍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文物保护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日期是从1979年到2004年9月,这个时候百废待兴,郑州城隍庙还面临着使用权从其他工厂企业回归文物部门的问题,此时文物保护是保护人员工作的全部内容,郑州城隍庙的保护维修建设成为重中之重。1979年,郑州城隍庙隶属于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政府拨专款对城隍庙和其他文物单位进行了简单的保护之用。直到1984年,经郑州编委同意,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所来具体管理郑州城隍庙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研究

的保护与维修事宜。这个阶段的保护主要涉及到郑州城隍庙回归博物馆的过程、油漆彩画工程、东西厢房的建设工程、郑州城隍庙的地砖铺设工程、十二生肖石雕的摆放工程、郑州城隍庙戏楼的翻修和油漆彩画工程、楹联征集活动、音响、安全消防和夜景照明等工程。

在1984至2004年的20年时间里,保护维修成为郑州城隍庙的主题,游人的参观相对较少,参观人群局限于专家、学生等,普通大众参与度不高。

二是文物保护与节假日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探索阶段。从2004年9月28日(中秋之夜)晚上开始,郑州城隍庙开始打响了民俗文化的“第一枪”。当晚,在郑州城隍庙举行中秋赏月活动,河南热闹的地方戏曲在郑州城隍庙的戏楼开唱。

春节庙会、传统庙会、“五一”“十一”的民俗表演,开始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来游玩。同时,和媒体电台、报纸的联系力度加大,民俗文化开始大放异彩。传统的民俗文化开始活跃起来,盘鼓、腰鼓、高跷、唢呐、皮影、杂技、猴戏、杂耍等出现在郑州城隍庙,剪纸、烙画、吹糖人、捏泥人、编绣球、泥泥狗、黄河澄泥砚等民间工艺开始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高亢激昂、雅俗共赏、简洁明快、贴近大众的河南地方戏曲让久违了的城市市民一饱耳福。这个阶段,民俗文化让文化遗产更走近了普通公众,拉近了文化遗产与普通公众的距离,郑州城隍庙会已成为郑州市内享有盛名的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盛会,也使城隍庙成为海内外旅游者了解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


(未完,全文共5152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