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同镇201*年劳务工作总结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立足优势,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人(次),其中组织输出人(次),自谋输出人(次),就地转移人(次),劳务收入累计达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人。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加工、餐饮或进厂务工、保安等各行业。劳务输出不仅带动了我镇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成为我镇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片”的可喜局面,劳务输出工作有力的推进了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

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镇党委、政府顺应大势,切实转变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镇政府统一领导,镇劳务工作站牵头,各村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组成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为靠实责任,镇上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板报、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镇、村、社干部和广大青年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展开大讨论,使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教育广大务工青年克服“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三是及时总结全镇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一年来,全镇召开工作安排、就业宣传、技能培训等各类会议近10场(次),粘贴宣传标语750条,出黑板报13期14块,发布各类宣传单及劳务用工信息800份。通过宣传发动,全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日趋强烈,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

三、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紧紧围绕本镇甘肃兆远建材公司及大同第一、二砖厂等非公企业的用工需求,依托县人社、就业、劳务等部门,有计划、分阶段对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重点开展了砖瓦工艺、水泥预制构件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就业。县人社局组织进行了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申请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实行带证输出,持证上岗。一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期,受训人员达龙去脉(次)。

四、稳固基地,扩大输转规模


(未完,全文共6914字,当前显示14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