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管理办法(试行)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试行)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本原则,治理与验收对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要求,应解决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分类验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固体矿产矿山地质环境验收,煤层气、地热及矿泉水等水气矿产矿山验收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及设计标准》(dz/t0239-2004);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dc-td);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b);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b3372-200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上列技术规范与标准执行其修订的最新版本。
3.术语定义
3.1矿山地质环境
指矿山矿业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质作用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3.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变化、破坏等问题。如水、土壤、岩石环境的污染和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突泥、岩爆、瓦斯等。
3.3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矿业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生产生活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矿井突水等灾害性的地质事件。
3.4矿山土地复垦
对矿业活动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与污染等所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3.5矿山植被恢复
通过人工手段营造出植物长久生长的生育基础,使矿山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的过程。
3.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
为消除矿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地质环境影响(如水资源枯竭、水、土石环境污染与破坏)和地质灾害而进行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再造过程。
4.总则
4.1本标准是用以衡量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程度的技术依据。
4.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本原则
4.2.1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应以消除已经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和不再产生新的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为主要任务。
4.2.2“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对矿山采、选、冶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采矿权人承担恢复治理责任。
4.2.3无害化原则。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矿山有害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2.4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原则。统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生物群落的恢复与重建,并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
4.2.5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应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土地利用相吻合。
4.2.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恢复与治理措施,使治理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适用。
4.2.7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除应符合本治理验收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及本省现行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4.3治理与验收对象
(未完,全文共6705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