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和《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我市“全民健身、健康蚌埠”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要求,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和谐蚌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公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具有蚌埠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任务: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逐步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或超过全省32%的平均水平。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农村居民、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以上人数(除在校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人数比例超过20%(国家指标),在校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有较大发展。全市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达到2400个,总面积达到540万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市本级建设蚌埠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运动项目12个以上,室外场地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建设1个体育公园,健身运动项目10个以上,健身场地面积2万平方米。

50%县(区)建有1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以上运动项目,建筑面积4000-8000平方米,室内外场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1个体育公园或较大型健身广场(8个以上运动项目,1万平方米)。

50%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建有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片灯光硬化篮球场、1个500-1000平方米的健身操(舞)场和1套不少于10件的健身路径。

50%城市居委会(社区)建有。1套8件以上健身路径、1个500平方米的健身操(舞)场。

50%农村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一场(水泥篮球场)、两台(两个乒乓球台)。

市、县两级城市的公园、绿地、广场要结合规划,建设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建、改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学校按配建标准建有完备的体育设施。

(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钓鱼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结合实际,形成2-3个蚌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社会化组织网络。市、县(区)要全部建有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体育总会,普遍建有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和老年人、残疾人、农民、职工、妇女等各类人群体育协会。城市80%的街道和农村60%的乡镇要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设体育健身站点,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未完,全文共5649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