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旅游小镇PPP模式投资分析

国内ppp模式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11编辑:德秀手机版

ppp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责工程建设,或者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在外包类ppp项目中,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以下是关于国内ppp模式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国内ppp模式案例分析

2016年,地方投资迎来了久违的火爆。2016年1-4月,国内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大幅增长近40%,这是2009年“4万亿”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火爆背后的推手是谁。ppp模式功不可没。根据我们的统计,2014年9月以来ppp项目持续增长,累计签约超过2万亿。有人说ppp是“走老路”,“小4万亿”,也有人说ppp是“新融资平台”,这不完全对,但也不完全错。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正在招标的ppp项目达到8042个,总金额9.3万亿,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ppp的样子,实属正常。

如果想要更清楚的理解ppp,不能只是自上而下理论分析,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案例分析,这就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我们系统梳理了11个行业数十个已经进入执行阶段的案例(所有项目均来自财政部ppp项目库),中国式ppp的样子已经跃然纸上。

1、从项目来源看,主要分存量项目和新建项目

存量项目将前期通过审批、已在运行、但尚未完结的符合条件的项目转化为ppp模式运作,主要是为了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突破融资瓶颈,如乐陵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之前已完成招标;新建项目是直接运用ppp模式开始从无到有新开始建设的项目的操作实施,如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项目。目前的项目以新建为主。根据财政部第2期季报的统计,各地新建的ppp项目约占ppp项目投资额的91%,存量项目占9%。

2、从整体模式看,财政部一共明确界定了6种具体模式

包括委托—运营(om)、管理合同(mc)、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转让—运营—移交(tot)和改建—运营—移交(rot)。

按照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权责大小可以分三大类:

(1)外包类。政府权责最大,社会资本权责最小,仅仅是作为一个受托人。包括om和mc,可视为传统bt(建设-移交)的改良版,现在应用较少。

(2)特许经营类。政府权责较小,社会资本权责较大,现在大部分ppp项目均属于此类,包括广为所知的bot,已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如交通运输中的济青高铁潍坊段、市政工程中的北京地铁十六号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浙江省丽阳溪水系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片区开发中的南京市溧水区产业新城ppp项目等。


(未完,全文共11616字,当前显示10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