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

软件技术专业201*年产学合作工作总结

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职业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基础教育的显著区别和特定的指向性:承载提高人们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广泛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职责。它的培养对象指向人,培养主体指向学校,培养目标指向企业(岗位)。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搞得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早在1906年,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在美国产生,只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一直未受重视,发展缓慢。直到1958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对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并形成了第一份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评估报告。正是这份评估报告对美国后来的产学合作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随着产学合作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又造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辉煌业绩成为当今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助推器。单从对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看,和哈佛、麻省理工等高教巨星相比,美国的高职教育毫不逊色,堪称美式教育最为炫目的两大亮点。

产学合作之所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本就在于合作教育为各高职院校的成功举办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共识。

产学合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价值定位和功能确定。众多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学术型办学模式,习惯于闭门造车,尤其从中专刚刚升格上来的院校,埋头“补课”,力争“达标”,对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或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产学合作一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通过产学合作,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可以明确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二)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职区别于普通高教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实践教育环节的成败得失。通过产学合作,由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操作设备、仿真环境、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学生所学,正是现实所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

(三)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靠单纯引进和学校自我培养是不行的,产学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有效途径。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学校选派教师去企业实习,合作过程既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也往往是学校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的“孵化期”。

(四)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在岗培训,必将引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都具针对性,减

少了盲目性。同时,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在岗、转岗、上岗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弥补了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

二本年度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工作简况

(一)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购置了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完善学生实训环境

(二)经过各方的联系和学院的支持,在201*年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我们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基地的建设,为我们的学生实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共同修改了05级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包括更新课程设置、讨论实践课程课时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共同制定了06级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


(未完,全文共4553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