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陈军力
[2006年理论研究奖评]
喀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喀喇沁旗委副书记陈军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喀喇沁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县,经济基础较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喀旗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喀旗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于喀旗这样一个贫困旗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现实选择。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是基础,是前题。喀旗土地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万亩,人口33.36万,山地丘陵占全旗总面积的93.4%,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旗,由于历史原因、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的先天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被困难所吓倒,事事跟在别人后面,只能是坐失良机,望梅止渴。在新农村建设上,喀旗必须发扬“龟兔赛跑”的精神,抢先一步,迎难而上,抓住机遇,乘势而动,吃透、用活、用足上面的政策,积极、提前、加快推进,唯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其次,进行新农村建设,是创新环境,满足广大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建设和谐家园的愿望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喀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村容不整洁,建筑设施零散错乱,脏乱差现象严重。进行新农村建设将大大地改善这一状况,改变农村的基础环境。电视广播所展现出的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新农村景象,既是广大山区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第三、进行新农村建设,是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素质的有效载体。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喻意深刻。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广大农民参与的过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将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必将进一步规范和升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必将进一步加快农民群众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知识型、文明型转变的步伐。
二、充分认识喀喇沁旗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旗委、旗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状况,增加基础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有几个主要问题不能忽视。
一是投入乏力,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喀喇沁旗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大量资金。全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农村公路建设上、村镇布局规划上、文体设施建设上、教育投入上、医疗医保条件上都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这些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改善,仅仅靠旗乡村三级财力远远不够。喀喇沁旗2006年财政收入为1.1亿
2元,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投入明显乏力。建设新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协调发展,实施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未完,全文共4253字,当前显示12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