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举办第三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巢湖)产学研对接会的通知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几点看法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初闻此讯,欣喜万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对安徽发展意义重大。但转念一想,此事对安徽是福是祸,尚不好说。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皖江城市带是安徽最为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对发展要素的浪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发展环境、人口素质等均为安徽最佳。在这个地区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确实更容易出成绩、见成效。按照规划的愿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到2020年,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这些对于皖

江城市带而言,是一个通过努力应该能够达到的目标。但是,2020年以后呢,是不是又要来一个产业转移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那个时候的皖江应该是一个走了广东、苏南老路的城市带,是个已经先污染后治理的地方。这个示范区的建立,体现了安徽省政府和官员的短视,或者更直接地说这体现安徽省政府官员的直接功利,这些官员要的是短期的效果,这才是能够影响其升迁的政绩。相比较而言,皖江城市带是安徽最具有竞争力的地方,这个地区最适合做自主创新区而不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这个地段定位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而不是将皖北定位为示范区,实在是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要素的浪费。


(未完,全文共2993字,当前显示8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