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草案)

鉴于三峡水库大面积消落区形成,消落区的病媒生物控制研究尚属空白,有可能出现发生大规模灾害的风险,按照市政府215号令关于各级爱卫会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预防和控制四害的规定要求,有必要开展消落区病媒生物控制研究,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空前巨大的消落区即将形成

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2008年全部竣工,2008年10月将开始3期蓄水,水库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按照三峡水库建成后调度运行方案:每年10月汛末开始蓄水,到12月水库水位由145米上升至175米,次年4月开始放水,至5月水位由175米逐渐降至145米。在每年5月—9月汛期内,水库一般保持在145米水位运行,这样在库区两岸会形成两条平行的、水位涨落高差达30米,且与天然河流消落带涨落季节相反的消落带,消落区总面积达348.93平方公里,涉及到重庆和湖北20多个区县。其中:重庆市区域内库区消落区面积306.28平方公里,岸线长4881.43公里,涉及到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忠县、石柱、丰都、

1涪陵、武隆、长寿、巴南、渝北、江津等15个区县。

(二)水库消落区病媒生物现状研究尚属空白三峡水库消落区与黄河流域及其它世界大型水库相比,具有水位涨幅和成片面积最大、消落区成陆时期最为炎热、库岸带城镇最多规模最大、库岸带人口多经济发展滞后等特征。目前水库消落区的病媒生物制研究,在国内外还开展不多,可借鉴的经验不足。我国对三峡库区建设非常重视,实施了“三峡库区健康人群监测项目”,从2003年开始每年1.3.4.5.7.9.11月对距三峡水库淹没线1公里以内区域鼠、蚊蝇等病媒生物密度及携带病原体情况进行了监测。“三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传染病流行潜在传播危险性评估研究项目”也已于2008年启动,计划对1979—2009年三峡库区传染病流行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在2008年—2009年每年1.3.4.5.7.9.11月对距三峡库区淹没水位线1公里内范围的鼠蚊蝇种群密度媒介生物带菌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上区域病媒生物的现状作出科学研究,对库区将来的病媒生物防治发挥较大作用。但是这些项目都是对三峡水库淹没水位线以上区域的病媒生物现状进行调查监测,未对水库消落区的病媒生物进行监测,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的反应水库消落带病媒生物的现状及影响。为了能准确了解消落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及危害,制定相关控制政策,有必要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病媒生物

2现状进行监测和研究。

(三)消落区病媒生物控制要未雨绸缪


(未完,全文共4130字,当前显示11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