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巷范文
90年代男教师的悲哀,从来都不说自己是教师,就怕被人瞧不起龙城茶座-化龙巷-化龙巷论...
90年代男教师的悲哀
我是1990年毕业的本科师范男生,分在农村做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是147元。相亲了几十次都失败,只因为我是教师,家里不开店,不开厂。刚开始相的是城镇户口的,姑娘开口就问,家里开店吗,开厂吗。我老老实实的回答,都不开。我是教师,父母都是农民。后来农村姑娘都对我不屑一顾了。农民最看不起教师了,他们说:“先生的钱,叫花子的命。”就是说教师太穷了。我记得刚做教师时,因为做班主任的缘故,家长送了一箱苹果到我家里,我都激动了好几天。我父母多少年晚上都睡不着觉,要知道1986年考上本科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但现在儿子居然找不到对象。我是近30岁才结的婚,这就是教师的悲哀。我和人交往,特别是购物时,从来都不说自己是教师,就怕被人瞧不起,这就是教师的悲哀。我工作了20年,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做教师的,因为他们看到了我的下场,这就是教师的悲哀。转:教师讨不上老婆的岁月,你们为什么不来做教师。【我的故事,不要笑。】
4月26日,病得不轻。不过,鉴于主办者的热情,我参加了在花卉园的聚会。其时,教育局长陆卫东先生再次确认了今年要实行绩效工资的喜讯,并且强调“不差钱”。赵军老师用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个词语评价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他以哲学家的口气严峻地提出了他的忧虑,他担心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队伍的独立性被行政收买了。就这个观点,可见此人高人也。
不过,我觉得赵老师书生气了。对于底层教师来说,无所谓“买”,也无所谓“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作为没有生产资料的城市劳动者,无非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而已。卖给谁都是个卖,之不过有个“贱卖”和“等价交换”的差别而已。上文举的我个人的滑稽例子,无非是“贱卖”和逐步接近“等价交换”后的不同社会效果而已。反正马克思说过:事实胜于雄辩。
我的高中是在12中上的。有一回,班主任陆行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问卷调查,调查全班学生的职业期待。当时,全班就我一个写:教师。她深深叹了口气。多年后我才理解这声沉重的叹息重若千钧的内涵——清贫和屈辱。
(未完,全文共2845字,当前显示8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